地理
“单独生两孩”成了命题背景
点评人:张惠芬(中华中学;南京市地理学科带头人)
过关容易冲A有陷阱
今年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学生整体感觉不是很难,从学生的回忆里可以看出,试卷不偏不怪,知识点覆盖面广,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注重测试学生对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与形成的地理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大部分学生比较乐观的时候,也有些学生认为试卷有些“陷阱”,可能会影响冲A,如,农业开发的示意图中,有村落、河流、水稻等地理景观,让学生描述:景观?自然景观?生态景观?问了很多学生说法不一致,说明学生审题没到位,对地理概念含糊不清:再如:上海和南京城市等级的图例是一样的,学生是否真的能够区别这两个城市在城市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上的差别。
试题分析
1、地理学科以材料引题
据图解题的特点在本张试卷中得到充分体现,选择题和综合题都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图或材料,如:美国东北部工业和德国鲁尔工业区比较图,人口自然增长的统计图、冰川融化和温度变化相关性的柱状和曲线组合图,地球上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的联系图、等压线图等,板块之间的断层示意图,产业转移方向的饼状统计图,还有距市中心远近风景线上各类地理事物分布、山区农业开发的示意图等。考查学生从试题的文字表达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其中有一题学生要从北冰洋两条航线图和材料中列表比较两条航线的优缺点,学生只能从图和文字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归纳总结来答题。
2、试题紧密联系实际、联系生活
命题背景充分体现时代性的特点,联系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南极泰山站、“玉兔”登月、索契冬奥会、“单独生两孩”的人口政策、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破产、什么天气适合放鞭炮、地震发生后我们怎么办、汽车限行能否从根本上改变雾霾等问题。尽管融入新情境,但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如南极泰山站,问题是为什么要在2月7日前45天内建好泰山站?考查的是南半球的季节以及南极圈内的极昼现象。作为江苏试卷,试卷还体现了江苏特点,北煤南运对江苏输入地区的影响、连淮扬镇铁路修建的意义等。